“真是太方便了,原來我每個月都得去體系醫院復查,來回一趟至少三四個小時。如今,僅用一部手機就能向知名三甲醫院的專家咨詢問診,所需藥品還可以快遞到營區。”近日,西藏軍區某邊防哨所戰士小魏,在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軍隊互聯網醫院看完病后激動地說。
作為全軍試點單位之一,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軍隊互聯網醫院自去年11月在網上開設以來,至今已完成16000余人次的問診,官兵們足不出營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,被戰友們譽為“身邊的醫院”。
軍隊互聯網醫院有什么特點?具備何種優勢?給官兵就診帶來哪些便捷……帶著這些疑問,記者前往該醫院探訪。
“我看看恢復情況……”這天上午9點,記者來到醫院軍人診區的軍隊互聯網醫院問診室,只見骨科副主任張澤華正通過視頻與一名邊防戰士進行交流。兩個多月前,該戰士在訓練中不慎造成左側脛骨骨折。
了解康復情況后,張澤華開具了電子處方,并詳細叮囑有關注意事項。他說,電子處方發到藥房審核后,有關人員會按照患者掛號時留下的地址,通過快遞寄送過去。
視頻那頭,這名戰士告訴記者,軍隊互聯網醫院讓他們看病更方便了,雖然身在雪域高原,也能享受到大醫院的專家服務。
“在軍隊互聯網醫院就診,同樣可以享受軍人優待政策。”記者走進問診室旁邊的醫院為部隊服務辦公室,負責人周燕介紹,軍隊互聯網醫院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復診者和慢性病病人。戰友們就診前,需要關注“醫院微服務”公眾號,使用身份證或電子健康卡建檔,系統對比數據庫自動識別軍人身份。
周燕邊說邊為記者演示,只見互聯網醫院已開通“預約掛號”“網絡問診”“在線咨詢”“預約檢查”“快遞送藥”“電子住院證”等線上功能,基本覆蓋診前、診中、診后全過程。
“患者需要做進一步檢查,該怎么辦?”記者問道。
“如果患者所在地距離醫院不遠,可以通過軍隊互聯網醫院開具檢查單,預約檢查時間,進行線下就診。如果患者不方便前來,醫生會根據患者癥狀,建議其到附近醫院檢查,再把結果發過來。”周燕回答。
在醫院另一間互聯網診室,副主任醫師唐鵬正隔著屏幕,與新疆邊防某部戰士小張交談。唐鵬告訴記者,在此之前,小張因甲狀腺問題多次向他問診。在唐鵬精心指導下,小張的病情已經有了很大好轉。這次問診,唐鵬詳細詢問了小張的恢復情況,并囑咐她繼續服藥3個月。“有了互聯網醫院,官兵身邊就有了保健專家,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貼心服務。”事后采訪小張,她心懷感激地說。
“在互聯網醫院看病方便快捷,如何保證質量?”見到醫院醫務處陳處長時,記者提出一個問題。
陳處長介紹,互聯網醫院與線下醫院在管理標準和要求方面并無不同,坐診醫生準入有嚴格的條件限制。目前“入住”互聯網醫院的醫生,一半以上具有副高職稱。他們還定期組織官兵滿意度測評,把線上服務表現納入醫生績效考核。
“開設軍隊互聯網醫院是深化為兵為戰服務的重要探索。”該院領導表示,他們將根據使用反饋情況,不斷拓展醫院功能、提高服務質量,給廣大官兵帶來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。
(內容來源于醫院公眾號)